发表于:2021-06-17 00:00:00 来源:双宁口腔 编辑:双宁医生 点击:3971次
心脑血管病人拔牙小科普 牙拔除术是一种具有损伤性的外科手术,紧张、恐惧、疼痛等均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脏病发作等,因此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拔牙风险之高不容忽视。
急诊科开展的在心电监护下行牙拔除术,是专门为心脑血管病人设置的特色项目,术中对病人生命体征采取动态监测,随时了解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心电图等的变化情况。自开展心电监护下拔牙以来,为多名老年或心脑血管疾病等高风险患者顺利解除拔牙的烦恼。
那么,在心电监护下拔牙具有哪些优势呢?
1.实时的心电监护,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前兆信息,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遇到具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高风险患者,口腔科医生和心内科专家会共同探讨患者拔牙手术的可行性,并拟定相关的防控计划。同时,科室配备的AED,除颤仪,抢救车等急救设备为患者突发的紧急情况提供了进一步的生命支持。 3.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和专科护士可以减少拔牙手术的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减少紧张焦虑的情绪。
4.相对安静的就诊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减少了患者的激惹因素
5.根据心电监护的动态监测,术前、术中、术后的用药针对性、准确性更高; 当然,心脑血管病人属于拔牙高风险人群,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等的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拔牙保驾护航前,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高血压患者:拔牙术前一段时间需保持血压平稳。术前监测血压,如在静息状态下连续3次测量血压仍大于180/100mmHg,则需给予干预治疗。 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应注意术前心电图、术中心率及ST-T段的变化。
若患者拔牙前的心电图检查与既往相比出现明显的ST-T段变化,或者新发严重心律失常,均应暂缓拔牙。拔牙术前情绪紧张会令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丹参滴丸,但如果确认为心绞痛发作,则应暂缓拔牙。 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冠心病患者或有脑梗塞病史的患者,多会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停药的风险比拔牙后出血的危害更大,因此拔牙前通常可以不停药。但阻生齿拔除或多颗牙拔除等创面较大者,应在专家指导下,于术前5天停止用药。
拔牙术后创口内可以置入胶原蛋白海绵或明胶海绵等止血药,并密切观察30分钟后,无活动性出血方可离开。 在急诊科主任领导下开展的心电监护拔牙项目,解除了许多因心脑血管疾病而不敢拔牙患者的痛苦,为特殊人群治疗了口腔疾病,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