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0-12-16 00:00:00 来源:双宁口腔 编辑:双宁医生 点击:3269次
干槽症,也称为局限性牙槽骨炎和纤溶性牙槽骨炎,可发生在任何拔牙伤口。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发病率最高。文献中的发病率各不相同,大多数报道在5%到30%之间。通常发生在手术后2-3天。牙槽骨中的血块脱落后,牙槽骨直接暴露在口腔环境中,影响愈合过程。患者拔牙部位有疼痛、口臭、肿胀等现象。 拔牙后,牙根原来所在的牙槽窝应充满血块,然后逐渐愈合。由于各种原因,拔牙后牙槽窝内的血块分解、破坏、脱落、感染,导致拔牙牙槽骨壁外露,出现多处小骨坏死灶,可能出现小的死骨。患者耳颞部或前牙区有剧烈疼痛,并辐射至头顶。检查时发现拔牙窝内有血块脱落,骨壁外露,骨壁灰白。当探针碰到骨壁时,疼痛难忍,治疗不及时,病程可长达2~4周或更长时间。
一、是干槽病的发生原因
1、干槽的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外伤、感染和过度拔牙外伤有关。由于口腔内细菌引起拔牙窝感染,严重感染者血凝块分解脱落,形成小死骨;干槽病的发生与拔牙前消毒不彻底密切相关,拔牙伤口被细菌感染。感染根尖残留的肉芽组织未完全清除。伤口有一个高骨性的点突出,这些因素导致拔牙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
2、局部纤溶、骨表面暴露和细菌感染可导致牙槽骨壁浅表性骨炎或轻度局限性骨髓炎。 3、与解剖部位有关,下颌后牙区拔牙发生率较高,后牙拔牙视野不好。为了获得更好的拔牙视野,伤口很可能过大。
4、拔牙术后护理因素:由于拔牙后伤口内的血块没有形成,患者忽视了拔牙伤口的保护,破坏了伤口内已经形成的血块,口腔内的细菌进入牙槽引起感染。
5、吸烟者更容易有干沟。
6、有报道说,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更容易患上干槽综合征。